经过我们前面的梳理,巫祝文化的特点是天人未分,整个宇宙处于统一的命运体之中,人是依附于这个综合命运体中的一份子。易哲学开启了面向未来的生命化的哲学,“道”从巫祝文化的神秘天道降为事物运行衍化的必然之理,形成以易哲学为核心的“建有”的哲学。管子哲学继承《周易》,并将“道”与“德”的关系表达出来,以“道”的范畴讨论天地自然,以“德”的范畴讨论生命万物。殷周时期巫祝文化与周易哲学的对立性在管子这里联合起来,“道”与“德”的并立让自然哲学与周易哲学联系在一起。

老子哲学抽离了本然论,隔断了“德”与生命之间的关系、“道”与自然之间的关系,在自然与生命之外构筑了一个关于“道”与“德”的形式化的关系结构,这使得中国哲学在两行论与本然论之间找到了哲学成果,这才有庄子的两行论。老子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开放的“道-德”哲学话语体系,在此基础上,庄子的贡献在于为这个体系注入了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哲学家,让哲学家可以一方面尽“道性”、一方面尽“心性”,实现率性而为、与道共舞、与道两行。这个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哲学影响巨大。

道术源流-1

道术源流-2

道术源流-3

留下回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