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劝学》作为《荀子》第一篇,它能够反映出荀子哲学体系的宗旨,其内容具有导论的意义。以导论言之,《劝学》从“学”与“不学”之别引入荀子的主题,荀子的最高目标在于隆礼,而最低目标在于别禽兽,“学”与“不学”首先就为人禽划界。“劝学”学的是礼,礼是使人变成人的基本前提,而人类从禽兽世界别立出来,禽兽属性是人天然自带的,如何处理这禽兽属性?这就是荀子强调学礼的用心所在。
礼的本义在于天下为公,它对于人的禽兽属性而言是否定性的,否定性的根本在于礼的关照是共同体,而禽兽属性是自私利己的,因此人禽之别的标志就是公私之别,在荀子这里共同体意识直接指向礼本身。人从动物属性中挣脱出来的“人化”过程就是通过礼的洗礼,让人从“为我”转向“为天下”,投身于现实的礼乐社会治理中去。可见,人禽之分是荀子哲学的一大特色,他将礼的哲学思考置于文化人类学的宏大视角,从发生学的角度思考人文如何发生、“人化”如何实现。
荀子读辩-1
荀子读辩-2
荀子读辩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