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“志于道”“据于德”“依于仁”“游于艺”,而“艺衍于礼”。故而孔子之学贯通于“道”“德”“仁”“礼”。“道”“德”归之于道术,而“礼”是“天理”在人间的“天秩天序”,是“天道”的“人文版”。“天道”的“不得已”规定性颇多,“礼”于三代损益关系本来以殷周之际的“别自然”为革命性突变,管、老所检讨者固然在于“自然”与“别自然”之际的道术理论衔接,并将“不得已”作为道术的本然止限,以弥补道术“别自然”突变中的理论断裂。与此相对,孔学拒绝突变的理论断裂和思想张力,将道术作为天地一贯,把三代之礼合流为统一的礼的精神,直接将自然之道、天命所设、天秩天序归为一途,否定了断裂,汲取了“道之损”的“道术自然之历遍”,形成了三代之礼由简而繁、由顺人性到范人性、由人心不古到礼乐增删之“不得已”的礼乐史观。故而“礼乐制度”获得了与“天道人伦”等价的地位,“齐礼于道”。由此,“克己复礼”被提升至“践行天道”的理论高度。

道术源流-1

道术源流-2

道术源流-3

留下回复

请输入你的评论!
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