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道术前后的完整性,老子有向天地万物追根溯源的倾向,但老子以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的模糊表达避免了西方哲学式的上帝追问。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,我们不需要上帝来拯救学问,虽然也谈天,但中国哲学建立的是共同体的概念,天就是最大的共同体,天人关系问题可哲学化地表达为共命运体与命运体之间的关系问题。中国哲学是本然论的,哲学家都以《周易》为源头,有“生生”才有本然,老子的追溯并没有无视生生之理,也没有走向至上神的哲学。
经过上节课对老子道术的铺垫,本节我们将深入到文本来具体讨论老子著作中的两个部分:一是对于老子道术的述作;第二是关于老子道制所治下的德作。前者是老子将道的体系逻辑化,后者是老子以道来规制德。周人所形成的“郁郁乎文哉”的人文性,是一种张扬着人文精神的“人文之德”,周人将这种“人文之德”作为一面旗帜。而老子要做的是将这个周人所强调的“德”置于被“道”所规制之下,以“道”来统“德”,让这个德还原为作为道之纲记的德。
道术源流-1
道术源流-2
道术源流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