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2日在北京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在谈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相关内容时,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一致的。而我们在关于两行营卫论的构建工作中所做的努力也在于此:对于中国哲学、马克思哲学以及胡塞尔哲学,一方面要从正面寻求其一致性,另一方面要从反面将其与本体论的或一行论的哲学相区分开来。
经过我们前面的讨论,关于人与人类社会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这两对并建结构的共轭关系,其主题以立心的方式表现出来。如果没有立心人类会是一盘散沙,这样的人类集合与自然的关系就与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关系无异。因此,从自然人类走向人文化的人类的标志就在于类的立心。中国的哲学思想从宗教思想中嬗变出来,这和与农耕文明相适配的礼乐文明的发迹相关联,表达该主题的典籍正是《周易》。我们在《周易》的思想中找到了本然论、两行论和营卫论的理论源头,由此展开了一个关于该思想的奠立、衍化到先秦子学的勃兴这段历程的规范性研究。本节我们将从立心的角度出发,深入讨论两行营卫论的哲学主题。
本然论建构-1
本然论建构-2
本然论建构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