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《管子》是伪书的判断存在一种观点,认为《管子》四篇是稷下学派所补充进来的,认为其与《管子》书之间的哲学思想不符。本节我们做几个内容上的补充,以确立管子的学术地位:
我们从生生之道和成物之理的角度,可以看到管子哲学对于《周易》哲学特别是在礼乐文明的成物之理维度上的哲学继承和推进,这部分包含着他对于礼乐文明的反思。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管子与孔子之间、乃至于管子与周公在思想上的对立性。《经言》和《短语》如实的反映了管子治国理政的一些思想,我们从中摘取其有关道术的内容,一方面可以看到它与《管子》四篇之间的逻辑一致性,同时我们可以看到,在治国理政的纲领中,管子的道术思想与孔子乃至于周公的思想之间形成一种尖锐的对比,管子开了一个向周公的礼乐文明路线发难的先河。我们将《经言》和《短语》中的相关论述作为管子道术的导言,我们要证明的是,这个导言与之后的《管子》四篇的道术哲学之间是逻辑一贯的递进关系,进而还原出真正属于管子的道术思想。
道术源流-1
道术源流-2
道术源流-3